土門墩街道:貼心服務注入疫情防控每個細節


責任區、先鋒崗劃分明晰;“社工委”委員、省市區各級駐守干部、退役軍人、志愿者全部投入各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收到的物資上貼著暖心的標語,給孩子冷凍的母乳一刻也沒耽誤,有啥事找“微管家”回復都很及時……這是記者3月31日在七里河區土門墩街道各社區采訪時耳聞目睹的。
疫情發生以來,土門墩街道各社區“社工委”迅速行動,集合多方力量,一系列務實舉措不僅讓疫情防控有力度、有成效,同時也把各項貼心服務注入疫情防控的每個細節,用行動升華了疫情中的溫情。
貼心服務暖人心
“XX樓2002,電話1391900XXXX;下一個是XX樓3008,電話是……”
3月31日上午,在土門墩街道西津西路社區轄區的西脈家園小區門口,退役軍人志愿者鄭君和其他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對業主網購的生活物資進行消毒、分揀、貼條等一系列工作。
30多平米的空地上,上百份物資按11個樓棟的序號排列得整整齊齊。每份物資除了張貼業主的房號、電話,還溫馨地貼著“雖然我們素昧謀面,但你一定要平平安安?!薄扒谙词謥矶嘞?,才能遠離病毒”等多種不同的暖心標語?!安粌H要給居民的物資配送到位,而且在精神上也要給大家鼓勵打氣,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服務的溫度和團結一心戰勝疫情的信心!”鄭君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這個小區有11棟樓,1400多戶,居民3000多人,每天物資的配送量比較大。鄭君說,他們10余人組成的物資配送團隊從早上7點到崗開始工作。接收物資,分揀完成后大約要送上十幾趟,很多時候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但是所有人都在默默堅守,沒有叫苦叫累?!拔沂且幻艘圮娙?,這點體力活絕對不在話下。只有做好后方保障,才能讓居民安安心心地呆在家?!编嵕f道。
溫暖總會讓人動容。收到貼著溫馨標語的物資,看到樓下的“黃馬甲”一趟一趟搬運物資,很多居民們在群里留言:“媽媽的藥收到了,感謝你們!”“大家盡量不要買桶裝水、啤酒這樣的物品,心疼志愿者……”“孩子媽媽冷凍的母乳真是一刻也沒耽誤地送來了,謝謝?!薄拔ky時刻見真情,大家共克難關”……“看到這些,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鄭君說。
特別的愛給特殊的人
“喂,您好!我是西津西路社區的王彩云?,F在有一個特殊情況,2號樓牛先生每周一、三、五需要去醫院透析。他向社區報備缺一次核酸報告,今天早上能不能安排上門做入戶采樣???”
“沒問題,我們這邊立刻安排人過去?!?/p>
……
對話的正是西津西路社區的副主任王彩云和土門墩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彩云告訴記者,目前已經聯系好了愛心車隊,現在等核酸結果出來后,第一時間接送牛先生去指定醫院就醫,同時社區還會安排陪同人員,全程陪牛先生就診。記者了解到,針對疫情時期特殊人群就醫,土門墩街道制定了詳細的流程圖,醫院、各社區、愛心車隊、救援隊等聯系對接方式一目了然,完整的預案和貼心服務為患者架起了及時救治的“綠色通道”。
醒來后的第一件事是先看群里有沒有啥新消息,這已經成為了西脈家園5號樓樓棟長陳紅玉近20多天來的習慣了。她是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也是5號樓居民口中的“微管家”?!啊ⅰ褪窃傩〉氖抡椅椅叶紩貜?,‘管家’其實就像家人一樣做好這棟樓190多人的后勤服務?!标惣t玉告訴記者,5號樓有位爺爺好幾天沒有進食、還有位高血壓患者需要不定時購買藥物,她都得天天打電話了解情況、疏導情緒,同時協調解決困難,讓他們安心在家,沒有后顧之憂。
其實在土門墩街道,類似這樣的溫暖與感動,還在不斷延續。正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點滴“小事”,傳遞著用心守護居民群眾的大愛與真情。
土門墩街道黨工委書記何其芬告訴記者,面對疫情,土門墩街道充分發揮“社工委”、退役軍人、駐守干部各方力量作用,積極發動網格長、樓棟長參與,面向社會招募防疫志愿者200余名,筑牢了群策群力、群防群治、聯防聯控人民防線,同時各方力量聚焦到了行動不便居民、居家隔離居民和特殊群眾,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散發著光和熱,把溫暖注入疫情防控的每個細節當中。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文/圖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