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推進蘭州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核心精髓
蘭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是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階段、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階段、喜迎黨的二十大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報告強調,貫徹落實黨的一系列新發展觀下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要求:增強“四個意識”,保持政治定力;貫徹“四新一發展”,堅持人民至上,踐行根本宗旨。因此,系統推進蘭州實現高質量發展是蘭州市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核心精髓。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沒有民生的持續改善,我們做的所有工作都毫無意義”。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部工作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這是我們黨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新一屆市委向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做好全市新形勢下各項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人民群眾滿意是衡量我們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尺
黨代會報告堅守人民主體地位,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爸螄谐?,而利民為本?!泵裆鷨栴},是古今中外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是關乎民心國運的根本問題。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而民生的持續改善又為黨的事業發展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站在蘭州改革發展的新起點,向著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邁進,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這一發展階段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選擇。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理應是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我們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工作標準。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把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市委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民生作為第一目標,堅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以上用于民生,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滾動實施重點民生實事,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人民生活水平邁上了一個大臺階。伴隨經濟社會發展,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水漲船高,他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期盼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和更舒適的住房條件。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們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不斷改善民生,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群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系統推進蘭州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這次黨代會報告的主題,也是今后五年蘭州的奮斗目標。全面開啟系統推進蘭州高質量發展,任何一個領域存在短板,任何一個群體掉隊,都不能算實現了蘭州高質量發展。歷經改革開放艱苦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取得重要突破,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特別是扶貧攻堅取得巨大成績,貧困率由改革開放初期的近40%降到了2016年的10%多一點,向著全面小康社會邁出了堅實步伐。同時必須看到,甘肅仍處于欠發達階段、屬于欠發達地區“雙欠”的基本省情沒有改變,蘭州市也脫離不開這一現實實際,突出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較低,公共服務城鄉區域差距較大,公共資源配置效益有待提高。尤其是居民收入排在倒數,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多,還有一些城鄉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成為制約系統推進蘭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短板。實現奮斗目標,兌現黨代會諾言,必須加大經濟建設力度,補齊發展短板,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確?!笆奈濉焙?035年規劃的實現。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發展經濟是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內涵。市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體現了時代性,把握了規律性,富有創造性。系統推進蘭州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帶一路”和黃河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中心城市脫不開這個特殊市情。而發展,不僅是發展經濟,還要統籌城鄉全面發展,搞好城鄉基礎設施、資源要素、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各領域的統籌。歷史經驗證明,發展是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的應有之核心要義。如果經濟成為短板,城市發展就會成為“地上懸河”;反之,經濟持續改善,市民不斷提高的幸福指數就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民眾投身當地發展的積極性就會形成強大的城市競爭力,經濟與民生和諧發展的態勢就會成為良好的發展環境,就會對各類要素和人才產生強大吸引力,產生集聚效應,城市發展更具可持續性。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民生在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定位中的動能性價值,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唯其如此,才能加快建成生產力布局優化、各功能區域協調聯動、綜合服務功能完善、戰略支撐作用凸顯的城鄉統籌發展的現代化中心城市。
發展與民生猶如硬幣之兩面,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經濟發展是前提,離開經濟發展談民生改善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改善民生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如果發展不能回應人民期待,不能讓群眾得到實際利益,這樣的發展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同時,持續改善民生,能有效解決群眾后顧之憂,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又能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拉動內需,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內生動力。做好新形勢下的民生工作,必須用好這個辯證法,通過發展經濟為持續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又通過持續改善民生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有效需求和精神動力,努力實現兩者的良性循環。
(作者系蘭州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 研究員)
牛錚超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